首页 > 科技服务 > 技术详情

K0161 低温费托合成催化...(技术产业化)

  • 申请人:北京...能源研究院
  • 发布时间:2025.10.11
  • 技术领域:新能源
  • 所属行业:能量转换与储存
  • 是否专利:有专利
  • 专利类型:发明
  • 专利号:ZL20171...306.9
  •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
  • 是否产业:已产业
  • 希望对接并咨询的用户可以到技术平台
  • 查找并对接
  • 技术介绍
  • 成果评价
  1.      低温费托合成催化...核心在于攻克了煤间接液化制油领域的关键难题,通过技术革新显著提升了煤制油的效率和效益。在煤制油的过程中,费托合成催化剂被誉为技术的“芯片”。此前,传统的铁基催化剂在抗磨损性、催化活性和高附加值产品收率之间难以兼顾。强度不够会导致催化剂磨损,细粉堵塞反应器,影响装置长期稳定运行;而通过传统方法增加强度,又会覆盖催化剂活性表面,导致性能下降。这项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制备方法,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技术瓶颈。催化剂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装置和潞安化工集团100万吨/年合成油装置上成功应用。工业应用数据表明,它带来了以下提升:

    装置产能提高5%。

    装置检修周期从1年延长至3年。

    高附加值油蜡产量比同类催化剂提升14%。

    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约900万吨油品,创造经济效益超50亿元。


    技术突破与原理:

     

         这项技术的卓越性能,源于其在材料结构和制备工艺上的根本性创新。

    独特的“榫卯结构”设计:专利技术通过在低温下制备,得到了具有类似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特征的催化剂。这种结构意味着催化剂内部的铁和硅在合适条件下牢固结合,在分子层面形成了稳固的骨架,从而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催化反应的活性表面。

    革新制备工艺:团队摒弃了传统思路,采用低温制备的方法,有效避免了高温导致催化剂孔结构致密化的问题,维持了有利于反应物传递的大孔道。同时,通过精准调控铁表面吸附性质和硅羟基特性,实现了强度和活性的完美统一。

    性能指标领先: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催化剂的磨损指数从4%-5%大幅降低至1%-2%,机械强度显著提升。

    持续迭代减碳:研发团队并未止步,后续开发的第二代CNFT-2催化剂,进一步将二氧化碳选择性降低了4个百分点,意味着百万吨油品的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15万吨,积极响应了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应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煤间接液化制油过程,将煤炭转化生成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高效地合成为清洁的燃油、润滑油基础油以及高附加值的蜡等产品。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能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此项技术通过提升煤制油的效率和经济性,有助于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推动行业技术升级:该催化剂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不仅打破了技术瓶颈,也倒逼同行进行技术升级,带动了我国煤间接液化行业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

     

     

    依据公开资料介绍整理,仅供参考。不保证真实性、准确性,请仔细甄别!

    发布时间: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