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平衡训练的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及方法,包括:压力反馈系统在患者进行踏步训练过程中,监测左、右脚对对应踏板施加的压力,并将得到压力值发送至电控系统;执行机构根据电控系统的控制指令,实现床体的高度升降、平躺站立、脚板伸缩以及靠背姿态调整,同时,控制左右脚踏板执行往复运动;电控系统接收上位机下发的训练控制参数,控制执行机构执行相应运动;并将训练电机的运行状态、各推杆的运行状态、左右腿的训练协调性以及采集的压力值实时发送给上位机;同时在人机交互系统上显示。本发明通过对两只脚踏步过程中的足底压力检测,进行左右脚行走时的平衡性分析,防止恢复行走后产生异常步态。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约300万人,其中约75%卒中患者留有肢体残疾的后遗症,最终丧失行走能力而不能独立生活。为使得这些下肢失能的患者尽快通恢复行走能力,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的设计,能让下肢失能患者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康复训练,尽早恢复行走功能,同时也较少了家人或护理人员辅助患者行走训练的体力和心理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失能患者在恢复训练过程中的意外风险。
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适合神经康复急性期卧床患者,改变患者从卧位到站立位,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出现的骨质疏松、体位性低血压、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具有改善心肺功能,维持人体应力负荷、防止尿潴留、促进下肢乃至全身的新陈代谢等功能。通过主被动踏步运动训练,模拟人体正常行走时的生理步态,最高程度的恢复患者行走功能,抑制异常步态。帮助患者在早期的康复训练中建立正确的步行模式。
然而,当前的多数在康复机构实际使用的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在患者训练过程中,医生只能通过长时间观察患者的行走状态,根据经验去主观判断患者的病情,或者基于临床评价量表的方式进行打分。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主观性较强,没有可靠的检测数据支撑,对患者的康复状态判断及治疗方案的调整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