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利来新材:加速推动我国制造水平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独家专稿   新材料      2024年08月24日
文章来源:专利世界网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张红平 傅雷阅读量:1611
内容摘要:在全球产业链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是中国制造必须书写的答卷。这份答卷的答案,往往就藏在那些专注于细分领域、以创新突破瓶颈的“小巨人”企业手中。本期关注的恒利来新材,正是这样一位“答题高手”。它从一枚小小的添加剂、一条不起眼的包芯线起步,凭借硬核科技实现了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以绿色、智能的解决方案,为下游高端装备制造注入了强劲动力。它的发展路径,生动诠释了“专精特新”如何成为支撑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委属重要媒体,报道我国先进产业技术创新品牌、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我国制造水平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http://www.cfgw.net.cn/epaper/content/202408/23/content_67916.htm

恒利来新材:加速推动我国制造水平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不久前,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禹州市恒利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亮相上海铸博会,研发生产的包芯线、发热保温冒口套、绿色智能喂线处理装备,以及球化剂、孕育剂等铸造用改性绿色新材料,吸引了众多目光。恒利来新材公司董事长王迎战介绍说,“长期以来,我国钢铁材质零件用添加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恒来来新材的核心技术创新改变了依赖进口原材料的局面,实现了高端设备用部分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助力中国铸造企业的绿色发展。”

     包芯线、发热保温冒口套等铸造用改性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中国中车、一汽铸造集团、安徽神剑、陕汽集团、东风铸造、威斯卡特、美国康迈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新型高端球化处理用环保型包芯线能使铸件球化率稳定在90%以上,成品率大于97%,销量位列行业前茅。铸造新材料产品有10余种、300多种规格。

     据悉,近年来,恒利来加强钢铁材质零件用添加剂基础技术研发攻关,通过对包芯线、发热保温冒口套、绿色智能喂线处理装备,以及球化剂、孕育剂等铸造用改性绿色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应用,持续推动我国制造业水平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变进程。

     恒利来新材属于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企业,主要为铸造行业提供绿色原材料,包芯线、发热保温冒口套、绿色智能喂线处理装备等,作为主导产业产品,在我国高铁、汽车、核电、风电等高端工业制备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恒利来在向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的目标扎实推进,在具体行动中加大创新,先后起草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4项,获得有效发明专利120余项,其中发明型专利10项、国际专利两项。

 

 

 

 

 

 

专利世界网公众号,扫一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