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推广 > 推广详情

分支型覆膜支架市场与应用前景分析

所属行业: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医药医疗发布类型:已产业技术发布者:朱...状态:已发布
发布日期:2025-10-09
推广标签:                      
企业介绍
 
技术专家
 
科技成果
 
查看更多...
 
   
     
 
 
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中的高端产品,主要用于治疗累及主动脉分支血管的复杂病变。近年来主动脉外科手术的一大进展是利用覆膜支架用于治疗主动脉疾病,其机理是将覆膜支架通过特制的输送系统送入病变部位,然后使覆膜支架张开。使用覆膜支架的适应症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真性动脉瘤、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等。这种技术使瘤体与血液隔绝,消除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引起死亡的危险或是瘤体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从而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手术创伤、患者恢复较快。分支型覆膜支架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微创的方式,处理传统手术或直筒型支架难以解决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优势明确:正如你所关注的,分支型设计允许支架在隔绝主动脉病变的同时,保留重要分支动脉(如左锁骨下动脉、内脏动脉)的血液供应。这解决了锚定区不足的临床难点,避免了因治疗而堵塞分支血管带来的风险。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持续验证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胸主动脉疾病:针对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病变,使用Castor等单分支支架的技术成功率很高(研究报道达100%),中期随访结果良好,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复杂动脉瘤:对于胸腹主动脉瘤(TAAA),使用现成的多分支支架(如T-branch)也显示出高达94.2% 的技术成功率,为这类复杂病例提供了可靠的微创解决方案。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的发展将更侧重于提升器械的精细化和个性化,例如优化输送系统以降低操作难度、改进支架设计以减少内漏和远期狭窄风险。同时,拓展新的适应症以及积累长期随访数据以验证远期疗效,也是未来的重点。

 主要使用人群
分支型覆膜支架的目标患者群体主要是患有复杂主动脉疾病的病人。

按疾病类型划分:

主动脉夹层:特别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且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较近(<15mm)的患者。

主动脉瘤:包括胸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以及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胸腹主动脉瘤。

其他主动脉病变: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假性动脉瘤和壁内血肿等。

按临床情况划分:

解剖结构不适合标准支架的患者:当病变侵袭到主动脉的分支血管,无法为直筒型支架提供足够的“锚定区”时,分支支架成为关键选择。

追求微创治疗的高危患者:许多主动脉疾病患者年龄较大,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微创特性为他們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  
 
 
 市场价值与增长

分支型覆膜支架市场正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这主要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增加。

全球市场:根据多个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分支覆膜支架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以约7.5%至7.9% 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

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可达28.49亿元(人民币),至2032年有望增长至47.36亿元。

另一项统计显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约30亿美元(约3.0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5.69亿美元。

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97亿元(人民币),其增长受到医疗技术升级和庞大的患者基数驱动。

增长驱动因素:

技术成熟:微创介入技术(如EVAR、TEVAR)已成为动脉瘤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推动了相关器械的应用。

疾病谱变化:全球范围内,主动脉疾病(如动脉瘤、夹层)和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持续攀升。

政策与认知: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以及患者对微创治疗认知度的提升,进一步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 
 
分支型覆膜支架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在治疗复杂主动脉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明确的临床价值。正处在一个稳定且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凭借其微创和有效的技术特点,正成为标准治疗方案的重要补充。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未来它将惠及更多以往难以治疗的患者群体。
 
 
 
依据公开资料介绍整理,仅供参考。不保证真实性、准确性,请仔细甄别!
 
 
 
 
 
 
 
 
 
 
 

发布者

朱...

推广次数:1次   需求次数: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