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服务 > 技术详情

刚柔结合高效缓冲吸能汽车前、后安全梁(技术产业化)

  • 申请人:柳正清
  • 发布时间:2018.08.27
  • 技术领域:交通运输
  • 所属行业:新型汽车
  • 是否专利:有专利
  • 专利类型:发明
  • 专利号:
  • 技术成熟度:可以量产
  • 是否产业:产业推进中
  • 希望对接并咨询的用户可以到技术平台
  • 查找并对接
  • 技术介绍
  • 成果评价
  1.     现代汽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安全性,多种主被动安全装置的配置都是为防万一,且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要求在万一发生车祸时所配置的被动安全装置能100%确保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汽车发明近130年来,还未出现一种能真正达到上述要求的被动安全装置。例如,汽车安全气囊在万一遭遇前撞车祸时,如果碰撞力度和角度达不到触发气囊打开的条件,则气囊根本打不开,完全不能保护人。面对事故的随机性,有两个工作条件限制的安全气囊在碰撞车祸中能打开机的几率是很低的,多数情况下仅能满足人对汽车安全期望的一种心里安慰,这种状况的存在,是源于安全气囊的设计理念所决定,无法克服。
        就是安全带,无疑,当汽车遇难碰撞车祸时,人系了安全带明显可以保护其免受二次伤害。问题是,由于发生车祸只有万一,加上平时人们系了安全带并不舒服,且系了又不一定会发生车祸,所以乘员往往常只将系安全带作为一种应付交警检查的工具。所以安全带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形同虚设,这一切都源于安全带的人性化设计不足所致。也是极难改变的。
        有汽车前后保险杠,由于它等厚的薄壁截面及近似箱型的结构设计,注定了它只能在碰撞车祸中,保险杠在发生永久变形前,对人和车有轻微的保护作用。根本不可能解决在中高速车祸中保护人和车的作用。
        至于在各发达国家都在研究的汽车主动的防撞安全装置(含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因结构十分复杂,且任何一种都不能防万一(如器件老化,动作失误、雷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所至),且价格昂贵,根本不可能在量大面广的普通汽车上推广应用。
        我们的发明专利产品"刚柔结合高效缓冲吸能汽车前、后安全梁"则从设计理念至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材料选用方面较彻底解决了上述几种主被动安全装置所存在的多种问题,给汽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被动安全装置,其最大的突破是设计理念上的创新,以及结构设计上的创新,碰撞理论上的突破。以求从治本上解决汽车在遇中、高速前撞和追尾车车祸中,如何尽量避免或显著减轻车上所有人员的伤亡,同时也减轻汽车的损坏。
        设计理念:"四两拔千斤"、"以柔克刚"
  2.     2014年7月20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湖南亿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刚柔结合高效缓冲吸能汽车前、后安全梁"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完成单位的技术总结报告,对鉴定资料进行了审查和质疑答辩,经认真讨论形成意见如下:
    1、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符合鉴定要求。
    2、该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及特点如下:
    (1)项目成果能在基本不改变现有汽车结构和外观的前提下适用于多种车型。
    (2)总结了多次事故的规律,预测了在汽车碰撞事故中的安全范围,提出了安全梁设计的吸能比例,并以此作为该安全梁的设计依据。
    (3)采用了新颖的结构及新型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强金属多孔吸能材料等),提高了安全梁的缓冲吸能效率。
    3、经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对项目产品的碰撞检测,产品符合送检企业技术标准。
    4、该项目产品经多家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减少了碰撞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及车辆损伤。
    5、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美国发明专利(已受理并公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前景广阔。
    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建议:加快成果转化,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