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屏障锁“黄龙”沙海变绿洲
行业动态   农林牧渔   品牌权威报道   2017年03月11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文章版权:转载信息  作者:有关媒体阅读量:1015
内容摘要:在中国的版图上,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再到甘肃、新疆,沈炜敏用脚步丈量荒漠戈壁,展开了“向沙海进军”行动,现在,沙漠作物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为科学合理利用沙地资源与生态建设树立样板。

 

    在中国的版图上,从内蒙古东部到西部,再到甘肃、新疆,沈炜敏用脚步丈量荒漠戈壁,展开了“向沙海进军”行动,现在,沙漠作物示范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为科学合理利用沙地资源与生态建设树立样板。
    立足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加强与国外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研发出适合中国地质土壤的新型环保材料,在治理荒漠化、修复长江生态工程及绿色种、养殖等问题中取得显著成效。
    “数十万亩沙地,承包30年。”2015年3月26日,上海彼依西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挂牌,董事长沈炜敏现场介绍说,种一种沙生的作物,嫁接肉苁蓉“沙漠人参”,一种非常好的保健品,枸杞、黑枸杞经济效益非常高,要推广开来。
    2015年,亩产达100斤,按照保守收购价1000元/斤计算,每亩产值可达10万元。黑枸杞被誉为“花青素之王”,计划在甘肃、内蒙发展数万亩黑狗杞,引进采摘、烘干、保鲜、包装机械化设备,并与知名医学院合作,提炼黑枸杞所含的花青素,研制抗“三高”及抗癌药品和保健品。
    科技将沙漠变成有用资源,随着国家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和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变废为宝的创举性研发成果,让沙漠变绿洲,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今年初,受邀出席“第九届中国企业绿色产业峰会暨品牌建设年会”,沈炜敏就《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特点,开发、研制新型环保材料泥土固化剂》现场发表主题演讲。他说,用创新理念,建立化学治沙与生物防沙治沙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制出新一代治沙产品——BEC沙地植被保护剂,是科学防治荒漠化一种有效的产品,采用新型环保材料——泥土固化剂,科学处理各种淤泥和有污染的土壤。
    上海彼依西1995年成立,人才汇聚,科技研发力量雄厚,在生态环境方面,与美国A.P.S公司合作,推出DBP沙地植被保护剂,在中国西北部的防沙、治沙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DBP沙地植被保护剂后,其投入与产出比在1:15以上,同时将有效地抑制沙漠化的进程,最终使沙漠变良田、变绿洲。
    吸收先进科技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新,是他们治沙成功的根本。先后研制出沙地植被保护剂、有机肥、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泥土固化剂等诸多项有利于治沙专利技术成果。沙地植被保护剂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
    目前,全球沙漠化面积已达到380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4,遍及110多个国家,并且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天损失掉一个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有10亿人口因荒漠化而难以保证温饱,因沙尘暴肆虐而田毁人亡的事件屡见不鲜,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多亿美元。
    上海彼依西作为挂牌企业里为数不多的专注于生态治理的高科技公司,被投资商青睐。沈炜敏说,沙漠治理作为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国家工程,在今后将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而上海彼依西作为一家企业,希望在构建生态文明的蓝图上,依托资本市场,把沙漠治理和沙漠经济产业做大做强,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沙漠治理,关乎人类生存大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生产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方式,是打开经济增长的金钥匙,“绿色、品牌、共享、可持续增长”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社会资本与绿色经济融合发展,或许真正才是防沙治沙的有效路径和新商业模式。